第六百一十五章 各方拉拢-《苟出一个盛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夜色深沉,宵禁还半个时辰。
    朱雀大街略显冷清。
    “独孤敬还有另一层身份。”这么多天的明察暗访,崔源照总算有些眉目。
    赵扩一愣,“请崔侍郎明示。”
    两人虽然出身不同,但都是心性豁达之人。
    一个多月的相处,赵扩对这个才思敏捷的年轻人敬佩不已。
    崔源照对这个中年老将起了惺惺相惜之意。
    没有赵扩的帮助,大理寺的动静就不得而知。
    此案的难点并不在查探,而是如何让各方偃旗息鼓,让圣人满意。
    太子不好惹,裴氏一样不好惹。
    崔源照向太子靠拢,是出于文人世家的天然惯性。
    跟大唐社稷比,孰轻孰重,一目了然。
    更何况上面还有圣人,错综复杂的关系远超过案情本身。
    崔源照望着前方歌舞升平的平康坊,花灯如昼,红袖招展,“当年陛下为了保护诸位皇子,亲自安排皇城司的虞侯保护。”
    “独孤敬达是皇城司的人?”赵扩忽然明白了薛广衡为何这么重视此案。
    “他虽然是皇城司的人,但被分派出去之后,就与皇城司没多少联系了,在太子身边陪伴八年,早成为太子心腹,所以他才会去汴梁查高季兴的底细。”
    “高季兴……”一个又一个的人被牵扯出来,赵扩胸中的谜团的越来越多。
    高季兴靠着七皇子,靠着裴家,这些年又走到台前。
    与河东降将裴约成为七皇子的左膀右臂。
    崔源照出身世家,对此案背后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网洞若观火。
    而赵扩就算心中知道什么,也什么都不敢说,什么都不敢做。
    不过赵扩的优点在于,背景简单,没人真把他当回事,也没人能相信他能做什么。
    对于一个人畜无害的工具,一般情况不会痛下杀手。
    “独孤敬达一定是查到高季兴什么,所以才会被灭口?”赵扩猜测道。
    崔源照摇头道:“若真查到什么,独孤敬达会死在汴梁,而不是长安。”
    “会不会是独孤敬达去笼络高季兴,而被上面察觉,所以才被灭口?以此来警示太子?”赵扩手指向夜空。
    崔源照刚要说话,皇城戍楼上鼓声阵阵,城中多处戍楼跟着响起。
    闭门鼓已经敲响,在六百下之后,若还在街面上游荡,会制以“犯夜”之罪,轻则鞭笞,重则收押刑部大狱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