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样一来,朱厚煌暂时在北港回不去了,北港举县都如此匆忙,北港的县兵根本就组织不起来,全部投入划地,分地的行动之中了。只能依靠雍王亲兵来维持治安了。 朱厚煌心中一叹,暗道:“我的亲兵必须要扩充了。”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手下的士兵少了。不过他走的精兵政策,每一个士卒,饷银,盔甲,兵刃。田地。训练费用,虽然比海军便宜的多,但是也要出一大笔钱。最重要的还是忠心。 朱厚煌确定雍国征兵的一个要求,就是要良家子从军,除了朱厚煌在北京招收的士卒之外,必须有家有口,有人担保,并且家中有田地,籍贯在雍国才能成为雍王亲兵,而且以雍国现在人口丁户,朱厚煌根本不敢抽出太多的士卒,太影响生产了。 他心中想道:“等北港安定下来,可以在北港征收一批士兵了。” 就在这河阳的忙忙碌碌之中,杨慎的恢复非常之快,杨慎立即将吴行之派了过来,不仅仅是吴行之,还有吴行之下面的好几十个小吏。减轻了李世贵很大的负担。杨慎能派过来的资源都派了过来。粮食什么一点也没有短缺。 两万人,匆匆十几天的功夫安定下来,没有那么忙碌了。李世贵再次召集县兵。 正如之前所说,朱厚煌免除了几乎所有的劳役,只有兵役没有免除,以北港现在的户口,轻轻松松的召集了两千多人。 有这样的武力保障之后,虽然因金矿而来的人数减少了一些-----朱厚煌在矿山上的行动也传了出去。但是奔赴北港的人依旧不少。------李世贵也能保证北港的正常运转,不过需要杨慎的粮食支持。 朱厚煌吩咐俞大猷好好训练之后。他也准备开始了,他的行动。 他来北港干什么,不仅仅是为平息北港的混乱。而是为了北港的煤铁资源。为了能打败佛郎机人,朱厚煌必须要铸造大炮,但是如果从外部购买铁料的话。实在太敏感了,毕竟因为宁王暗地里行动,铁价已经很高了。而且朱厚煌想铸造的大炮,不是一门两门,而是几十门,上百门,上千门,又怎么能依赖外部的铁料啊。 就在朱厚煌将一批批风水先生派了出去,去选择矿苗之后。他坐镇北港,等待消息。他没有等到发现矿苗的消息,反而等到了另一个消息,许松归来了。 朱厚煌大喜过望。 “臣少府丞徐松,拜见殿下。”许松一见朱厚煌,又是一板一眼的行朱厚煌行礼。 朱厚煌说道:“许大兄免礼。此去日本如何?” 许松说道:“臣先到琉球。” 朱厚煌说道:“哦,琉球如何?” 第(2/3)页